今兒霜降,二十四節氣里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天最后一個節氣,承上啟下,意味著再往后就奔著冬天去了,這天兒屬實也挺給勁兒,秋風蕭瑟,還沒入冬,就已經冷似冬天,再加上今年北京雨水多,陰雨天兒外帶冷風嗖,冰入骨髓。
霜降一到,早晚溫度極低,中午相對暖和,冷熱溫差變大,所以民諺有云:“霜降殺百草”,溫度的驟降以及溫差的存在,讓植物葉黃飄落,蕭瑟凋零。
這個時候在北方,農民們就得趕緊搶著收菜了,霜降過后,日照時間與強度都逐漸減少,蔬菜生長速度減緩,耐儲性也明顯下降,容易腐爛變質,如果不及時采收,很容易絕收。但是,在“冰火兩重天”的刺激下,蔬菜內部的淀粉逐漸轉化成糖類,內部結構也會受到影響,變得又鮮甜又爽脆,這樣的菜腌咸菜正好兒。關于腌咸菜,還有個傳說。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行業祖師崇拜是民間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各行各業的祖師爺就約等于這該行業的保護神,這腌咸菜的行業,也有個祖師爺,就是一統天下的秦始皇。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干了挺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兒,北擊匈奴,南平百越,滅六國,廢分封,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還有個大事兒——修建萬里長城。
圖片來源:Pixabay這筑長城可是個艱苦的活兒,幾百萬工人在人煙稀少的大山戈壁里,一修就是十來年。這么偏僻的地兒,這么多青壯年勞力工作,“人是鐵,飯是鋼”,特別重要的事兒就是得搞好吃飯問題。糧食補給還好說,那玩意兒是干的,好儲存,但吃菜問題怎么解決?針對工人的吃菜問題,秦始皇派人在蔬菜豐收的季節大量采收,然后腌制成可長期儲存的咸菜,也就解決了工人的吃菜問題。當然了,這只是個傳說,不足為信,咱還說咱的腌咸菜。我從小生長在北京,小時候一過霜降,胡同街坊鄰居家就陸續用芥菜疙瘩、雪里蕻腌咸菜,用大白菜積酸菜了。咸菜腌制時得用大粒鹽,菜放在缸里,一層菜,一層鹽,以此類推,小缸就用拳頭壓實,大缸甚至要赤腳進去踩實,保證不透空氣,避免腐敗,最后壓上碩大的鵝卵石或壓石。
清代 貓壓石觀復博物館藏
不少來館里參觀的客人都對“壓石”這種物件兒產生過疑問,這玩意兒是干嘛的呢?馬先生曾在節目中講到過壓石,這個物件兒在北方比較常見,山東、山西、河北等地都有。顧名思義,壓石肯定是用來壓東西的,比如山西農村地區純手工制作的鞋底子,剛納完的鞋底兒不平整,得用壓石壓平;抑或是在北方大炕上壓炕席,拴娃娃(壓石拴繩,另一頭系住小孩子,避免家里大人不在的時候,孩子從炕上摔下來);再有就是剛咱說到的壓咸菜缸,用途相當之廣泛。
清代 臥冰求鯉壓石觀復博物館藏
元代 獅形壓石觀復博物館藏
腌好的咸菜,冬天吃正好兒,尤其父母那輩兒人,如今在飯桌兒上常常回想他們小時候的生活:“我們小時候到了冬天可沒這么多花樣兒的菜,熬個白菜湯,拿黃豆炒點兒咸菜絲兒,就是一頓飯了……”確實,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五花八門的新鮮蔬菜越來越多,再也不用過那種一餐飯只吃咸菜和白菜湯的日子了,自己在家腌咸菜的家庭也越來越少,但小時候的回憶還在,雖苦尤甜。
( 責任編輯:邵博漢 新聞報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