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北十堰:青山深處“一朵菇” 激活鄉村振興大“蘑”力
“香菇也怕熱,噴水沖沖涼,品質會更好。”在鄖西縣店子鎮小壩河村香菇基地內,村民們正在給菌棒噴水。菌棒上,一簇簇、一片片的香菇飽滿圓潤,長勢喜人。
近年來,十堰依托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的“中國好水”和得天獨厚的“珍稀菌類”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產業。2023年,全市食用菌產業實現綜合產值160億元,帶動農民人均增收6300元,食用菌綜合品牌價值躋身全國20強。
守著青山,造就食用菌黃金產區
走進房縣沙河鄉,一排排食用菌大棚整齊分布在道路兩旁。菇農曾光華正在菌棚里穿梭忙碌,“這是今年春播的香菇,在進行越夏管理;這邊是秋天要種的香菇,正在制棒和點菌。”看著菌棒上個大肥美的香菇,曾光華臉上滿是笑容。
10年前,曾光華和愛人回到老家沙河鄉火光村一組,專心種植香菇。通過“換工勞作”方式,兩人每年種植香菇5萬棒,“一年收入超過20萬,比在外打工強多了。”靠著種香菇,兩人蓋起樓房,還買了小汽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在十堰,香菇種植大棚已成很多鄉村“標配”。“十堰種植香菇、黑木耳歷史很悠久,文化底蘊也很厚重。”十堰市蔬菜產業發展中心負責人介紹,早在唐代,房縣耳菇就被欽點為“貢品”;清代,十堰還呈現出“百姓皆種耳、官商皆收耳”的繁榮景象。20世紀60年代,房縣成為全國聞名的“耳菇名縣”。“鄖陽香菇”獲“中國好香菇”稱號。
十堰市委、市政府將食用菌作為全市6大重點農業產業鏈之首,由市委書記領銜,高位推動產業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鄖陽區、房縣、竹山縣、竹溪縣、鄖西縣等5個食用菌強縣。全市年產300萬棒以上的規模食用菌基地5個、100萬棒以上的基地10個。2023年,累計完成食用菌制棒2.5億棒(袋),產量(鮮重)28.7萬噸。香菇種植規模位居湖北省第二,羊肚菌種植規模位居湖北省第一,成為全國食用菌黃金產區。
十堰市委書記黃劍雄指出,要聚焦土特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做強食用菌、中藥材、茶葉、水果、木本油料、黃酒等主導產業和拳頭產品,讓十堰山貨成為叫響全國的搶手貨,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十堰還改變香菇獨大格局,逐步發展黑木耳、靈芝、羊肚菌、大球蓋菇、白參菌、竹蓀等品種。在漢江、天河沿線16個村發展羊肚菌2000多畝,在土門鎮六官坪村試種大球蓋菇100畝;仙河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白參菌50萬袋,產品銷往北京、武漢等地,價格高達14萬元/噸。此外,鄖陽區白桑關鎮出產的野生牛肝菌、青頭菌、雞油菌、松樹菌等,也走出大山,成為城里人的新寵。
抱團發展,山里特產乘坐“航母”走向全球
十堰林地面積全省第一,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林木蓄積量全省第二,菌棒原料豐富,還有“中國好水”的加持,培育出的食用菌很受市場歡迎。
“今年我種的羊肚菌還沒等到上市,就被外地客商訂光了,等秋天了我還要再擴大種植規模。”丹江口市鹽池河鎮種植戶馬秀國說,羊肚菌營養價值高,種植周期短,市場前景廣闊。“我種的羊肚菌個大肉厚,外地商家搶著買。”
和羊肚菌一樣,房縣小花菇也“火出了圈”。在房縣,從事香菇種植農戶有6000多戶,全縣年發展椴木香菇250萬筒,袋料香菇4500萬袋。房縣小花菇先后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入選中國歐盟地理標志相互認證名單。
為了讓大山里的土特產更好走出去,2022年8月,十堰市率先在全國成立食用菌產業聯盟,食用菌產業鏈81艘“小舢板”正式抱團成為“大航母”,食用菌產業全面進入高質量發展時期。
到目前,十堰有種植合作社445家,食用菌企業126家。其中,規上企業總數達42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家,國家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總數6家。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聯農帶農模式,因地制宜推行香菇春夏秋“三季6:3:1”種植模式,形成“周年生產、全年上市”生產局面。十堰還聘請國家菌草中心專家,開展“以草代木”種菇實驗,發展巨菌草5000余畝,成功制棒10萬棒。
近年來,十堰還在食用菌深加工上做起文章,產品加工由過去簡單分級篩選,逐步向醬、餅、罐頭、多糖提取等精深領域挺進。十堰香蕈公司優選靈芝、猴頭菇、金鼎側耳等7種適合在竹溪種植的珍稀食藥用菌,申報了“蕈先生”香菇產品有機認證,創建了漢水谷地、武當靈芝品牌,成為國家科技中小型企業。
在鄖陽區,綠筷子食品公司生產的香菇蛋白肉、靈芝餅干、靈芝茶三款主銷產品,出口到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十堰菌菇走向全球開啟綠色通道。竹山縣引進湖北力谷食品有限公司落戶溢水鎮加工香菇罐頭,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創外匯收入2000萬元以上。
用好品牌,“武當山珍”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為了讓大山里“中國好香菇”躍上城里人餐桌,十堰按照“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產品品牌”的雙輪驅動模式,規劃培育高品質、高品位、有口碑的食用菌金字招牌,持續擦亮“武當山珍”區域公用品牌。
“十堰香菇不僅品質好,品牌也過硬,市場前景很廣。”十堰市蔬菜產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介紹,2023年,在首屆國際香菇產業創新博覽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國家食用菌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譚琦到“武當山珍”展位參觀指導。“我們現場銷售產品150余萬元,8家公司還簽訂6700余萬元訂單。”
2023年發布的“中國食用菌產業區域品牌價值評價榜單”顯示,“房縣香菇”“房縣黑木耳”分別以37.07億元、11.89億元位列總榜單第17位(全國香菇區域品牌第6位)和46位(全國木耳區域品牌第10位)。十堰市食用菌品牌綜合價值48.96億元,位列全國20強。
好產業,美了鄉村,鼓了腰包。據統計,十堰現有10萬人從事食用菌產業,2023年生產各類食用菌制棒2.5億棒,出產鮮菇28.7萬噸,實現綜合產值160億元,帶動農民人均增收6300元。
為推動食用菌產業突破性發展,十堰還出臺食用菌產業三年行動方案,力爭到2025年實現食用菌年制棒3億袋,綜合產值170億元,向全省第一發起沖刺。十堰還將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經濟戰略,通過“入漢—進京—供港—出口”,讓“山里貨”享譽全球。
本月20日-22日,中國食用菌供應鏈建設暨“武當山珍”區域公用品牌推介會在十堰舉行,屆時,來自全國的院士、專家們將圍繞如何唱響“武當山珍”品牌出謀劃策,助力十堰經濟發展。
“我們將圍繞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定位,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理念,制定推廣食用菌綠色生產技術規程,構建食用菌產業綠色生產體系,促進生產生態協調發展,使‘綠水青山’源源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十堰市食用菌產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李偉 羅毅)
( 責任編輯:涂慧 新聞報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