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張亞楠 馮昊 報道:在城市隱秘的褶皺里,蜿蜒小巷猶如歲月的舊書脊藏著溪城美味的寶藏。它們不張揚,不逐繁華浪潮,靜靜氤氳著獨有的煙火。
城區幸福東路有家開在居民樓小院里的芝麻酥餅攤,用質樸的滋味勾連起往昔歲月與當下的生活,于方寸之間烘烤出幾代人的味覺記憶和鄉愁味道。想要買這家餅,沒有“尋寶”的本領是找不到的。若不是熟人帶路恐怕也是半路折返。然而這家餅藏得這么深,卻依然擋不住“餅粉”們吃上一口的決心,其中秘訣是攤主幾十年如一日的匠心之魂。
從繁華的西關橋走過,穿過幾條弄堂,踏入一條小巷,再拐進老居民樓的小院,離目的地也不遠了。未見做餅人,但聞酥餅香。
斑駁墻面是時光摩挲的痕跡,鄰里寒暄、自行車鈴聲交織成市井交響。順著烤餅的香味走到院落盡頭,透著古樸勁兒,門口爐煙裊裊,恰似舊時光的邀約。這塊方寸之地是美味的發源地,也是時光的雕刻臺。揉面案、烤爐、原料桶有序擺放,每一寸空間都氤氳著麥香與芝麻焦香。芝麻酥餅的小攤鋪像位沉穩“老叟”,一塊被風雨洗得褪色的木質招牌上“老司芝麻酥餅”幾個字依稀可見。
“你們稍等下,這批已經被預訂好的出鍋后就給你們做。”這位邊揉面邊招呼顧客的白發老人,便是酥餅的巧匠師傅司載祥。年逾花甲,腰背卻依舊直挺,動作也十分麻利,粗糙、厚實的雙手是與面團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寫照。
每日破曉前,點點星光透進小巷,當整座溪城大部分人還在熟睡時,司師傅已經開啟了他一天的“修行”。和面、發面、醒面、生爐火、擦案臺……天氣越來越冷,老師傅卻在最寒冷的清晨升起了一日中最溫暖的煙火。
面粉是精挑細選本地老磨坊出品,“這麥子日照足、筋道,做餅才香”師傅邊挖面邊介紹他是如何選材的。只見他把新麥倒入大陶盆,加水、撒鹽,雙手攪入面粉“漩渦”,一揉一按,節奏沉穩有力,似賦予面團生命,直至其光滑柔韌如綢緞。除了要控制發面和揉面時長,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老面與新面的比例,這是芝麻餅外酥里軟的關鍵。這至關重要的一步僅靠言傳終是掌握不全,但司師傅總能靠感覺“量”出“黃金比例”,他的手和眼成了最精準的秤。
制餅坯,是一項細膩“雕琢”的工程。面團分塊搟開,司師傅手持搟面杖,輕重有度,面餅漸如薄紙般厚薄,又一層一層像疊被子一樣,折疊成較厚的、四四方方的面餅。中間,每一層都會均勻地刷上自家熬煉的香油和麻油,瞬間油光潤澤,再用面餅兩面粘上白芝麻,一塊面餅才算預備好。
“芝麻得是好貨,炒熟碾碎些,香味才足,咬下去才有魂兒。”司載祥頗有見解地說道,對于做餅,他最有發言權。準備就緒后,餅坯入爐,司老師傅又是憑眼力、經驗把控火候,添柴撥火,爐溫恰到好處,“火大了焦糊,火小了疲軟,這分寸感,幾十年才拿捏準咯。”司老師傅笑著說道。談話間,餅坯在熾熱中蛻變,面皮由白轉金黃,芝麻“滋滋”作響、香氣漫溢。
看著兩面金黃的餅,忍不住想要嘗一口,可司老師傅卻不急不忙地將爐子上的餅又夾進爐內烤制。司老師傅解釋說,這一步是給餅“提香增酥”的關鍵。看似平平無奇的芝麻酥餅,從選材到制作,每一步工藝都無可復制,整道工序看似簡單,實則巧心、匠心十足。從爐內取出熱氣騰騰的餅用一張傳統的油紙包上算制作好,迫不及待地咬一口,層層酥脆,內里又十分綿軟,麻油的咸香和芝麻的醇香交織在一起,口感層次豐富,每一口都是質樸與滿足,暖了胃,更慰藉了心靈,三塊錢的餅一定是早餐中的“王者”。
芝麻酥餅在常溫干燥的環境下放上一周都沒問題,其易于儲存的特點加上香酥可口的味道,使得很多外地游客和離鄉游子大量訂購并打包帶走,為的是在外也能吃上一口家鄉味道。每次歸鄉,客車還未進站,腦海已勾勒出巷口餅香,那是鄉愁的具象,是故鄉給游子最熨帖的“家書”。
△酥餅師傅 司載祥
多年過去,城市翻新,高樓拔地而起,小巷也悄然變化,可這家酥餅像倔強的“守味者”,守著老手藝、老味道。爐具或許陳舊斑駁,配方卻從未“改弦更張”。傳統手藝揉進耐心、誠意與對往昔傳承的敬意,在快節奏時代,用慢火烘焙,以香留住舊時光,成為小巷靈魂所在。見證市井煙火、人情冷暖,續寫著既平凡又珍貴的美味故事。
( 責任編輯:邵博漢 新聞報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