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盛開的竹溪美景
竹溪峽窄崖峭、河水波光如鏡的美景
□文/圖甘道義
目前全國有30多個地方宣稱是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的原型所在地,其中最著名的有兩處,一處是湖南桃源,一處是湖北竹山。但近年有學者指出,結合地緣關系、植物特點、風俗習慣等分析考慮,十堰地區竹溪縣與《桃花源記》中的記載有著驚人的相似——
1600年前,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為人們描繪了一個與世隔絕、環境優美、安居樂業的人間天堂。那么,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的原型究竟在哪里呢?千百年來,中外史學家和文學家一直在苦苦地尋找。目前,全國有30多個地方宣稱自己擁有“世外桃源”的“版權”,其中最著名的有兩處,一處是湖南桃源,一處是湖北竹山。
先說說湖南的桃源。
據《桃源縣志》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湖南桃源地域屬楚;秦屬黔中郡;東漢屬武陵郡;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臨沅、沅南、漢壽三縣合并為武陵縣,隸屬朗州。唐代及五代時期,今桃源縣地域為武陵縣的一部分。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轉運使張詠建議設立桃源縣。其理由是:其地有一風景秀麗、道觀雄偉的勝地,此勝地因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所作《桃花源記》傳頌于世而得名桃花源。由于張詠的建議,是年,桃源縣設立,縣治設于沅水北岸,即今桃源縣漳江鎮。至今,桃源縣已有1047年歷史。
再說說竹山是“世外桃源”的根據。
竹山縣位于鄂西北,是古庸國所在地,境內水資源十分豐富。在縣城的西南面有一條官渡河,發源于竹溪縣桃源鄉。該河流經竹溪縣桃源鄉、竹山縣官渡鎮、上庸鎮后匯入堵河。在官渡河的上游,有一處類似于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的地方,正如學者描述的那樣:從官渡鎮上游逆水而上,不久就看到一座孤山從河心突起,河水從幽遠的峽谷深處流出來,令人神往,這不就是“林盡水源”嗎?從山背后不足兩米寬的山口一望,兩邊是數百米高的絕壁,抬頭仰望,僅能見一線天光,這不正是“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極狹,才通人”的武陵峽嗎?……
桃源縣擁有其“名”,竹山縣擁有其“實”,都說本縣是“世外桃源”。但十堰境內有學者研究后得出另一種結論:竹溪縣有很多地方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下面,筆者且不說竹山縣,僅將竹溪縣與湖南桃源相比較,就能說明這一“巧合”。
從地名起源看
《桃花源記》中載:“武陵人捕魚為業”。武陵人是哪里的人?《漢書·地理志》中記載:東晉時期有個武陵郡,在今湖南省常德市,而在同一時期,漢中郡又有個武陵縣,在今十堰市竹溪縣。《清一統志》載:“武陵故城在竹溪縣東”。據《十堰市建置沿革》載:“竹溪為漢代武陵縣地,屬漢中郡”。據新編《竹溪縣地名志》載:“竹溪縣因竹溪河得名,竹溪河因沿河長滿了竹子而得名”。1949年以前,竹溪縣城關鎮沿用武陵鎮、桃源鄉名稱多年。至于桃源鄉名稱的來歷,有的說是當地盛產核桃,但更多的是說當地盛產桃子,直到現在,每逢大地回春,風和日麗,山野里生機勃勃,桃樹繽紛的花朵爭奇斗艷,將山野打扮得花枝招展,在春寒料峭的早春顯得格外妖嬈。溪水也蕩漾著春波,奏出優美的樂曲,好像證實著此處就是桃花源。
相比之下,湖南武陵縣是在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由臨沅、沅南、漢壽三縣合并成立的,其時間晚于陶淵明作《桃花源記》100多年。文中“武陵人”究竟是哪里的人,雖無從考證,但剖析后不難解釋:一是“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說明捕魚人離武陵郡不遠。據史料記載,晉時,十堰地區的房陵、上庸、武陵、長利等縣從漢中郡劃出,分別劃歸南鄉郡、新城郡、上庸郡和魏興郡管轄,惟有武當縣劃歸南陽郡管轄。魏晉時期紛爭混亂,所以劃分的郡縣大小不一,前后或有重疊也不見怪。由此說明桃花源離郡縣治所不遠。二是當時的交通和信息閉塞。魏晉時期戰爭不斷,很多文人雅士和看破紅塵的官員喜歡隱居,過著悠然自得的田園生活,“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當時南陽劉子驥也是一大隱士,當他得知捕魚人說的“世外桃源”一事后,就欣然前往,卻無功而返。
這里要說明的是,當時武當縣歸南陽郡管轄,南陽郡與上庸郡相距不過100多公里。當時劉子驥是住在南陽郡府或是其管轄的哪個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時從南陽郡到上庸郡比到湖南武陵郡要近好幾百公里。試想,在當時,從河南南陽郡到湖南武陵郡之間往返一次,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那么劉子驥踏著漁夫所指的路線尋找桃花源,“處處志之”是否還殘留有痕跡?我們不得而知。所以,南陽郡與上庸郡在空間距離上要遠遠比武陵郡近,獲得“世外桃源”的信息快而多,因此,捕魚人是上庸郡武陵縣人比湖南武陵郡人更有說服力。換言之,捕魚人是竹溪縣或竹山縣人的論據更足一些。
從地緣關系看
文中桃花源人說:“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那么桃花源人是哪里的人呢?
細究不難剖解:一是從“秦時亂”的特點看,是戰亂而不是大戰,也就是秦國遠交近攻“蠶食運動”時期。據史料記載,戰國時期,楚、秦、巴、庸是秦巴山區四支重要的軍事政治力量,巴人有巴山山脈阻隔,有緩沖地帶,只有庸國夾在楚國和秦國中間。當時,楚國和秦國都比較強大,楚國想稱霸中原,視庸國為障礙,欲滅之而后快,故聯秦、巴之師滅庸。滅庸后,秦國雖然也分得一點土地,但秦楚之間的緩沖地帶隨之消失,并直接產生對抗和沖突,從此,兩國開始了長達數百年的拉鋸戰。為了防止秦國進犯,楚國從陜西旬陽縣至湖北竹溪縣建起了長達數百公里的長城防備秦國侵犯,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最古老的長城之一。在秦國和楚國的邊界中,竹溪縣關埡成為雙方發生沖突的軍事要塞。從關埡向西,是有“秦國江南”之稱的安康地區。從關埡向東,是享有鄂西北“天府之國”之稱的竹溪縣,竹溪縣物產豐富,又是屯兵納糧的理想地方,秦國當然是垂涎三尺,屢屢侵犯,竹溪縣常常是早晨被秦國占領,晚上又被楚國奪回來,所以竹溪縣關埡一帶也成了“朝秦暮楚”成語的出處,由此說明竹溪縣是“秦時亂”的核心區之一。二是“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人數應該是眾多。為什么呢?妻子,不單是指妻,也包括子女、父母、老人等家人。邑人,應當是指同村、同鎮的人。400多年與世隔絕,人數少了怎么通婚?又怎么能保證優生優育呢?人少了怎么能保證社會化的生產合作?所以說人數應當是眾多。當時交通不發達,社會不穩定,經濟不富裕,逃難者“率妻子邑人”能從與秦之交界的地方翻山越嶺近千公里逃到桃源縣,這可能嗎?現代有汽車、火車等先進的交通工具,一日能行千里尚且如此,古代以步代行,日不過百里,莫不如此?三是竹溪縣南部山區是避難的好去處。翻過橫亙在竹溪縣城南海拔800多米的龍王埡山,就到了水美草豐、魚米之鄉的匯灣河(柿河)流域,當時陸路不暢,這里是躲避戰爭的理想之地。
從上述三點看,桃花源應該在武陵縣,而不是武陵郡。
從植物分布看
《桃花源記》的作者陶淵明喜歡田園生活,在他的房前屋后種有大量的桃、李、榆、柳、桑、竹等樹木,在他現存的120多首詩中,有多處描寫這些樹木的。比如“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等等,可謂是對這些樹情有獨鐘。陶淵明在《桃花源記》里寥寥數筆就勾勒出一個峽谷幽深、懸崖峭壁、綠樹成蔭、萬物崢嶸的仙境。在惜墨如金的筆下,對桃花盛開的美景卻潑墨如土。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對桑竹只用“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寥寥幾個字一筆代過。他之所以重染桃樹輕描桑竹,并不是不喜歡桑竹,而是通過桃花盛開的美景傳達了兩個信息:一個是春天已經到來,另一個就是此處風景如畫,氣候宜人,適合萬物生長,否則,桃樹的生長是不會如此茂盛的。
既然桃樹生長得那么好,那么,桃源縣
( 責任編輯:涂慧 新聞報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