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農民在年初與企業簽訂種銷合同,當年就見效的短平快項目全鎮還有8個,這是我鎮在工農對接中善打‘快球’的結果。”鎮黨委書記徐韶輝說。
在籃球賽場上有前鋒、中峰、后衛之分工,有打快球之戰術。而中峰鎮在加快區域經濟發展中,既當好該縣承城啟鄉的“中鋒”,又當好該縣經濟發展的“前鋒”。去年,被先后授予全市紅旗鄉鎮、進步鄉鎮、平安鄉鎮、先進鄉鎮和文明鄉鎮等榮譽的中鋒鎮,在實施工農對接戰略中,主打“雙子興鎮”牌,竭力將該鎮打造成全縣人民的“米袋子”和“菜籃子”,以鼓起農民的“錢袋子”。
樹品牌“米”足珍貴。該鎮盛產的“貢米”遠近聞名,現已獲國家“原產地地理標志產品”稱號和“綠色食品生產證書”。3年來,該鎮先后投入2000多萬元,對萬畝貢米產地進行田間作業道、灌溉U型渠、標準綠化帶、防護河堤、小田改大田等“五配套”改造,打造“田塊成方、庫渠成網、花草成行、道路通暢、安全高效”的現代農業示范區;在科學培育過程中,做到優質良種、保姆育秧、增溫栽培、節水除草、配方施肥、防病治蟲、機械收割等“七個統一”;在推行“企業+農戶+基地”的產業模式中,做好企業與農業、產品與品牌、農戶與基地、服務與生產、產業與市場等“五對接”。加工“貢米”的益友糧貿和三元米業兩家公司投入500多萬元,將年生產能力提高到萬噸,并在年初與4000余農戶簽訂高出市場價的收購合同,今年將拉動農民增收2000余萬元,讓這一“老字號”產品迸發新的活力。
建基地“菜”源廣進。該鎮青草坪村農民劉先文數著手上的種銷訂單對記者說:“這是與大酒店簽訂的甜玉米合同、這是與豆制品公司簽訂的豇豆合同、這是與蔬菜批發公司簽訂的食用菌合同,我定期交貨,對方現場付款,有錢賺!”如此手握訂單發菜財的農民全鎮有1100余戶。近年來,該鎮依托毗鄰城關的區域優勢,按照“十個一”打造市民的“菜籃子”:建1000畝以反季菜為主的設施蔬菜基地、1000畝以蓮藕為主的水生菜基地、1000畝以豇豆與甜玉米為主的多菜間作基地、1000畝以小龍蝦為主的水產養殖基地、1000畝高產露天季節蔬菜基地、100萬袋食用菌生產基地、1萬尾大鯢特養基地、10萬只散放土雞養殖基地、10萬只綠殼蛋雞基地和規模圈養10萬頭生豬基地,現已培植出10個特色鮮明的種養專業村,年綜合效益過億元。
( 責任編輯:涂慧 新聞報料:2729868 )